博客

  • Google Font API 免费网络字体服务

    Google在Google I/O大会上发布了一个新的服务Font API,这是一个很酷的东东,可以让我们很方便的使用网络字体,而且这些字体都是免费的,你无需担心版权的问题。Google Font API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从下面的例子中可见一斑:

    @font-face {
    	font-family: 'Tangerine';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src: local('Tangerine'), url('http://themes.googleusercontent.com/font?kit=_jMq7r9ahcBZZjpP8hftNA') format('truetype');
    }

    看起来与普通的 web-font 定义并无二样,只是 url 资源使用 Google Font API 库中的字体。
    相对于其它的网络字体服务,Font API 有以下优势(与 Ajax API 类似):

    • 节省自己的流量;
    • 快速,稳定。

    欲了解更多,可以查看这个 快速指南

    反观国内,我们却只能望洋兴叹,汉字的网络应用一直没有进展。
    其实道理很简单,中文网络字体的实现有很多难以跨越的瓶颈:

    • 字体太大,在当前国内的网络带宽环境下,使用中文网络字体不太现实;
    • 版权问题,绝大部分优秀的中文字体,都不是免费的;
    • 商业模式陈旧,没有与时俱进。
  • 团队,团队

    看到一篇博文Be or to be Professional,其中一句:不专业也不是什么问题,怕就怕只有一部分人追求专业,另一部分浑浑噩噩应付了事,追求上的差异必然导致矛盾的产生。

    课程被迫组成的团队、创业而成的团队也是一样,也许目的不同个人对团队的态度就不同。最悲剧的就是“我们四个都不重视,只有你一个人重视”,这是语句很毒辣的话,队里追求专业反而被排斥了。

    那种组队然后散伙我不想再经历了,每次都是作为“技术核心”,每次都因各种原因白费我的努力。

    以该博文最后一段结束:所以,首先要求自己专业化,然后,要么抛掉理想,找个地方混日子去;要么努力向前,找个专业的团队实现理想。

  • 考试阶段性结束

    结束的是选课课程,还专业选修呢。电子商务网站设计、WEB开发技术、JAVA程序设计、国际金融……最水的就是国际金融了,试题原封不动的用试题集的。

    对于选修课程,也许就像死人王明镜所说的不重视,这会导致什么后果?你懂的。当然,你选择你喜欢。现实就是这样,几乎每个人都是为了学分而不是为了掌握你,知识,特别是在较文专业里面的你,纯理的你。

  • 工具:屏幕取色工具 ColorMania

    Color Mania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取色软件,特色如下: 1.界面直观,调色容易,可保存五个收藏色; 2.支持多种色值(HTML、VB、DELPHI、C++、RGB); 3.支持屏幕放大取色功能。

    下载地址:http://www.onlinedown.net/soft/30163.htm

  • 电商网站设计实验心得现实版

    此为现实版,忽略删除线就是上交的理想版了。

    JSP网页编程还是第一次接触,感觉JSP要比其他的WEB编程语言要复杂,此次实验也花了比较多精力才能完成。比起理论课,进行实验操作能将理论运用与实践,比如session的使用,由学习到设计代码并且完成登录与否的判断,这个过程虽然并不连贯,但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一气呵成的

    相对于代码功能的实现,在界面的设计上我更有把握,因此我首先把精力用于界面的设计制作上。接触过框架,觉得它并不适用于日常的网页,也不利于总体的设计,所以这次实验没有使用框架。虽然界面看起来非常简洁,但是每一部分都是反复测试编写CSS才能展现出来,可以说简洁而不简单。

    虽然开发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但是通过搜集资料和组员的探讨,也能找到解决方法。很可惜这次制作的购物系统并不完善,一些常用的功能还来不及开发,比如订单的查询、删除,用户信息的更改,实验以后我还会花时间完善此系统

  • JSP+Access 购物车

    演示完毕,是该老师不看重网页的布局用户界面知看重功能么,的确她就是这样,然而我是注重界面的设计。一个几个小时的时间学习而且要正常实现是比较难的,所以我把力气放在界面上,功能上只添加了登录判断和退出…基本上每个小组都是用同一个源码修改的,演示完毕都唏嘘不已,惨不忍睹。

    原版不明来历,本人大改,也给下载,完善完善,也可以用。
    下载地址:JSP+ACCESS购物车
    说明:创建user1数据源链接到db/userdb.mdb,创建jsp_Access1数据源链接到db/商品.mdb

  • 离得开吗?离不开吗?

    最不喜欢看到的就是转发的微博,就像厌倦QQ空间的转发日志一样,不知怎的我觉得很烦,我的问题?也许我小心眼不理解别人的共享精神吧。微博没日志那么讨厌,有转发理由(评论),多少有点原创,是这个不同吧。微博上面卫道士的口吻就更多些。我更愿意看到生活的记录,大博和微博也一样。

    我开始厌倦了,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一点击新浪微博,页面还没打开我就有厌倦还有累的感觉,很神奇。看到的依然是那几个活跃的家伙,因为我不想看到满屏的陌生人的口水,只关注了几个认识的人儿,不过新浪上面在现实认识的人是很多的,看看这个的粉丝,再看看这个粉丝的粉丝,就懂了。

    新鲜感没了(果然我还是把原因归咎为新鲜感没了,新鲜感这东西将影响我下半身下半生)不想发消息了。再者,有事没事在微博逛一圈,好像没有follow那些名人啊CEO啊老总啊就不会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似的,非常之少吧。所以,厌倦了,烦了,变心了,稍微离开一下,会好起来的。

    今天又碰到了一般漂亮但是非常可爱的那个女生,你们会懂的。

  • 世界杯,我也“参与”了

    人懒,世界杯也看多了,昨天买了20,丢进沟里了,今天又十几块了,为什么我就是没运呢。囧。看球最搞笑的就是假摔了,几乎每人一部摄录机跟踪着,咱能很容易就看到这些影帝表演。目前为止最影帝的就是科特迪瓦的那个谁(我真不知道),而金骅童鞋喜欢的卡卡就是悲剧帝了。

    言归正传,四年一度的盛事当然要参与,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世界杯,过往只是看着别人参与。那个谁说几块钱这么少你也玩,我个人觉得呢,玩玩就好,意思意思,看起来那个劲就是不一样,可惜今晚全场关注的平局没有挨到最后,在瑞士坚持到几乎结束的时候消失了,我蛋疼了。稍微紧张我就喊出声,或者是叫出来。咔咔。

  • 一支“独木”想说的

    我已经厌倦了做‘独木’,厌倦了别人搭便车。当小组中每个人都优哉游哉的而我却要扛起那些‘拯救世界’的责任。当汪江童鞋的签名貌似表达了这股‘怨气’后,我忍不住了,我也要。人们课不上、不自学、逃避技术活,能懂吗?不能吗?能吗?不能吗?不能吗?能吗?不能,一句“我不懂啊”就把责任丢过来了,大佬们,想想我感受吧。一次半次不难受,很自豪,两次三次我就吃不消了。我也是百度谷歌过来的,谁一生出来会搞这些那些?这些人们太不负责任了。鄙视你们然后感谢搜索引擎

    再恨自己的和蔼可亲。

    我有能耐发牢骚的,谨以此文出个气。

  • 在 WordPress 中用 CSS 定义图标区分为外链与内链

    把博客外部链接加上小图标,让访客更加容易的分辨外部链接,而且也美观好看。
    大家先看看这个效果:百度 注意到了吧?它在外部链接旁边加一个小图标,而且对于离站链接的图标已经出现了一种约定:一个框加一个箭头。

    实现这种效果最容易的方法是在所有外部链接上加一个类,然后将图标作为背景图像应用。

    .external{
    	background: url(images/externalLink.gif) no-repeat right center;
    	padding-right:12px
    }

    如上面的示例中,给链接设置少量的右填充,从而给图标留出空间,然后将图标作为背景图像应用于右方。尽管这个方法是有效的,但必须手工地在每个外部链接上添加类,有办法让 CSS 判断链接是否是外部链接吗?确实有办法,我们可以用属性选择器。

    CSS3 扩展了属性选择器的功能,提供了子字符串匹配属性选择器,这些选择器允许通过对属性值的一部分和指定的文本进行匹配来寻找元素。

    这种技术的工作方式是使用 [att^=val] 属性选择器寻找以文本 http: 开头的所有链接:

    a[href^="http:"]{
    	background: url(images/externalLink.gif) no-repeat right center;
    	padding-right:12px;
    }

    这应该会突出显示所有的外部链接,但也会选中使用绝对 URL 而不是相对 URL 的内部链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需要重新设置指向自己站点的所有链接。

    a[href^="http://yoursite.com"],a[href^="http://www.yoursite.com"]{
    	background-image:none;
    	padding-right:0;
    }

    大多数符合标准的浏览器都支持这种技术,而老式浏览器(比如 IE6 和更低版本)会忽略它。
    当然,我们还可以扩展这种技术,如对邮件也进行突出显示。

    a[href^="mailto:"]{
    	background: url(images/email.png) no-repeat right top;
    	padding-right:10px;
    }

    我们还可以用 CSS 选择器来区分一些下载链接,如一个 PDF 或 Word 文档。这要使用 [att$=val] 属性选择器,它寻找以特定值结尾的属性:

    a[href$=".pdf"]{
    	background: url(images/pdfLink.png) no-repeat right top;
    	padding-right:10px;
    }
    a[href$=".doc"]{
    	background: url(images/pdfLink.png) no-repeat right top;
    	padding-right:10px;
    }

    类似的还有 RSS(feed) 链接:

    a[href$=".rss"], a[href$=".rdf"]{
    	background: url(images/feedLink.png) no-repeat right top;
    	padding-right:10px;
    }